查看原文
其他

1812年以后的俄罗斯简史(简史,但却是重磅长文)

邓老头 老邓说江湖
2024-09-07

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,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,如果不点『在看』或者没有『星标』,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!如果不想错过“老邓说江湖”,请点击上方蓝字“老邓说江湖”,然后在右上角“...”点选“设为星标”。再次谢谢大家的关注!


本文纯谈历史。为了不那么引人注目,文章名字起得也很朴实。
之所以是“简史”,因为我只谈大脉络,谈历史的深度走向。但写着写着就越写越多,最后发现已经成了一万字的长文。
但是,本文依然是谈大历史,大脉络。因为如果纠缠于细节,写成几本书都行。
为什么从1812年开始谈?因为这年五月是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攻打俄罗斯的时候。拿破仑在俄国广袤的领土上战败了,从此一蹶不振,这些我们都知道。
但这件事,对俄国的影响同样巨大。
时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成了欧洲的拯救者,在国内外威望极高,俄军成了欧洲宪兵,至少是东欧宪兵,维护着大半个欧洲的秩序。俄国也在1815年的维也纳列强会议上唱主角,这些都很正常。
但是,还有一件事的影响要深远得多。这就是1814年3月,亚历山大一世以反法联军总司令的身份,率领俄军进入巴黎。
这下子可不得了,因为年轻的近卫军士兵尤其是有文化的军官们,看到了巴黎的繁华和法国大G革M带来的自Z由Y,痛感俄国的落后。所以他们回到俄国后,反而要立志要改G革G或革G命M了。
之前俄国有文化的人都是知识分子,也包括一部分军官。欧洲贵族往往会受到良好的教育,很多贵族会参军(当军官),俄国也不例外。但是之前绝大多数俄国人毕竟没见过世面,他们打交道的都是东欧国家,而东欧诸国和他们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,尤其是普鲁士、奥地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,这些都是君主制国家,在专Z制Z方面大家不分彼此,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差别。
可是到了法国就不一样了。拿破仑虽然称帝,但法国的M民Z主氛围毕竟浓厚,法国虽然战败,但经济文化比俄国发达得多,这些都让这群土包子军官开了眼。
于是,这些军官回到俄国,就想推进M民Z主H化进程,一开始想君主立宪,但后来决定推翻沙皇的统治。
暗中忙乎了十几年,感觉力量越来越大,什么纲领、宪法草案早都准备了。但亚历山大一世挟战胜法国的威望实在太高,于是这帮人只能继续忍耐。
机会终于来了。1825年11月19日,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(野史说他看破红尘,云游四方去了),这帮人决定提前在尼古拉一世继位之日,由S.P.特鲁别茨科伊公爵领导起Q义Y。于是在当年12月26日(俄历12月14日),QY军官率领3000多名士兵到达彼得堡参政院广场。
但在关键时刻,特鲁别茨科伊居然临阵脱逃。另一方面,新沙皇尼古拉一世临危不乱,亲自调兵镇压,于是QY失败。
后来,这些QY的人被统称为“十二月党人”,被杀很多,有百余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或定居,大批士兵被判处夹鞭刑。这就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党人QY
QY虽然失败,但这件事在俄国历史上非常重要。因为它标志着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主流,开始反抗沙皇的统治。
以前都是俄国的农民搞QY,成不了大气候。但这次却是一群有文化的军官和知识分子发动的,他们在教育水平、政治素养和远见、政治斗争手段、组织能力等方面均远胜于农民。只是由于过于超前,以及得不到主流人民的支持(沙皇此时在民众心中的威望仍然很高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此),加上一些偶然因素,所以失败了。
一个政权是否能得到知识分子主流的支持,非常重要,因为治理一个国家,归根结底要靠知识分子。总体来看,知识分子有知识,有远见,比文盲治国强得多。当然,沙俄统治者内部也可以产生知识分子,甚至自彼得大帝之后,历代沙皇也都可以算知识分子(因为他们一般会受到极为全面、良好的教育),但我这里说的是“主流”知识分子,已经开始反对落后的沙皇统治了。
一个国家一旦丧失主流知识分子的支持,那么在国家治理、科技发展、军队建设上,都会和国际先进水平越差越大。
俄罗斯的经济、军事技术,如果说在亚历山大一世时代还没有落后于中西欧太多,那么在他之后,俄国和西方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。
因为这次QY之后,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加强了统治,加强了对自Z由Y思想和GM运动的镇压,统治阶层更得不到主流知识分子的支持。军队和地方官员的水平越来越差,都让俄国内部越来越腐朽。
但是,东欧和中欧诸国毕竟在西方的影响下在GG,尤其是普鲁士,惨败于拿破仑差点灭国。所以普鲁士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重大GG措施,奥地利以前也被拿破仑打得灰头土脸,也在GG,英国的发展速度更让俄国眼红,这些都对俄国产生了明显影响。所以为了争霸欧洲,俄国也不得不推行GG,继续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。
比如,1837年俄国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铁路,尼古拉一世亲自当司机。当然,他当司机也就做做样子,但这种姿态说明,俄国当时还是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俄罗斯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尊重知识分子,至少表面功夫得做好。但是他仍然不放松对知识分子的打压。知识分子毕竟不傻,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支持他呢?
尼古拉一世对待普希金的态度,就是一个精彩案例。
我们都知道普希金(1799—1837)是俄罗斯文学巨匠,被誉为“俄罗斯文学之父”,可见其地位之高。他年少成名,而且威名赫赫,所以沙皇不敢过于打压。比如,普希金说在十二月党人在QY时如果他在现场,他会和QY军站在一起。他还写了首《自由颂》,专门赞颂十二月党人,广为流传。对这些,尼古拉一世都忍了。
该怎么对付超级名人普希金呢?沙皇选择了收买。他以开明君主的形象诱骗普希金,亲切接见了普希金并给予职务和优厚待遇,并宣布不再对他进行言论审查,但背地里却命令秘密警察对普希金进行跟踪。结果,普希金的所有信件、文章,在没发表前都被沙皇知悉,普希金的行动也在沙皇的眼里。但普希金并不知道,他一方面写了些赞美沙皇的作品,另一方面继续写现实主义作品,抨击社会的不公和丑恶现象。
尼古拉一世很愤怒。于是在他的授意下,一名军官故意去惹普希金,说他和普希金的妻子有染。这激怒了普希金,他宣布要和军官决斗。于是,普希金就被熟练使用手枪的军官打死了,时年38岁。
普希金死后,尼古拉一世只给了普希金遗孀一些财物,但不允许社会上有任何纪念普希金的活动。这就是沙皇对普希金的真实态度。
所以,尼古拉一世是怎么对待知识分子的,知识分子的心里都很清楚。在这种情况下,知识分子的主流群体怎么可能为这种制度效命?
在制度上,尼古拉一世也几乎没有任何GG措施。比如俄国的农奴制,都知道这是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桎梏,尼古拉一世也多次想GG,但他推进GG时却缩手缩脚,不敢或不愿与贵族利益发生冲突。
这都让俄国的科技尤其是军事技术,相对来说越来越落后于西方。
简单地说,他当时的做法有点像后来清朝的洋务运动,只引进表面上的技术,而根本的制度方面却不愿意有任何改变。
1853-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(第九次俄土战争),俄国迟迟不GG的恶果得到了充分显现。

点击此处  查看详情

这场战争是俄国挑起的,就是想占有更多土地,并打通地中海的出海口。俄罗斯长期具有扩张性,沙皇要是时间久了不打仗,不仅无法平抑国内矛盾,而且会降低威望。所以在1830年代俄国镇压了波兰QY、1840年代出兵帮助奥地利维持君主统治后,1850年代又开始打土耳其的主意了。

当时土耳其的制度也非常落后,不愿意GG。但就算这么落后,土耳其人却有一种虚妄的自豪感,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。尤其是土耳其军队,他们虽然长期接受普鲁士的装备和训练,但在制度上并不愿意改变。后来的普鲁士/德国军神老毛奇,年轻时就在土耳其军队当参谋,他对土军又落后又不愿意学习的态度,相当瞧不上。但他毕竟是外来的参谋,只能在局部提点战术性意见。
落后对落后,俄土战争开打,土军不行,节节败退,于是英法联军来了。
当时的英国极不愿意俄国打通地中海的出海口,认为这是对自己利益的重大威胁,而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又想恢复拿破仑时代的荣光,所以两强联手帮助土耳其。一看土耳其不行,就亲自操刀上阵了。
遇到英法联军,俄军的弱点暴露无遗。武器装备比人家差一个时代,硬碰硬基本不是对手。英法联军步步北上,俄军步步后退,只能固守要塞塞瓦斯托波尔(这个城市在俄乌战争中也很有名,属于克里米亚,它始终是一座名城)了。
但俄军也不是没有机会,如果俄国炮台能及时得到充足的大口径炮弹,居高临下地轰击,远道而来的英法联军未必能占多少便宜。但当时俄国的铁路根本没有修到克里米亚,无法快速运输几十万大军和大量炮弹,还得靠传统的人扛马拉,所以运输效率极低,人力和物料的损耗很大,根本无法发挥兵力和炮弹的优势。
但是俄军的战斗意志极为顽强,多次和英法联军肉搏,阵地上经常战斗到最后一人,这是俄军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。
但是再顽强,长期来看也扛不住英法的优势火力。而且英法联军也很勇敢顽强,所以最后俄国战败,丢掉塞瓦斯托波尔,门户大开。加上右边的奥地利蠢蠢欲动,俄国不得不签订屈辱的和约。
这场战争,俄国累计投入百万大军,伤亡52.2万。英国伤亡2万,法国9万,土耳其9.6万。

点击此处  查看详情

这场大败仗让尼古拉一世在1855年忧愤而死。有人说他是自杀,有人说他是病死的。总之,在战争还没结束时他已经死了。

从当时的形势上说,尼古拉一世不得不死。因为如果他不死,他在国内早已丧失了威望,很有可能会有势力推翻沙皇的统治,至少是推翻他的统治。俄国实力大损,他明显在短期内报不了仇,又不愿意签订所谓丧权辱国的和约,可是俄国又明显撑不下去了,越打越危险。所以,与其生活在屈辱和随时被推翻或刺杀的环境里,还不如死了好,换个沙皇总是可以缓解一下。

尼古拉一世死了,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位。

亚历山大二世继位的第一件事,就是尽快结束克里米亚战争。当然,此时不得不签订屈辱的条约。
客观地说,在君主制国家,尼古拉一世的水平并不差,但他完全低估了当时俄国和英法的实力差距,也对奥地利的“忠诚”产生了错误判断。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水平更高,而且既然已经充分看到了俄国的不足,当然更要锐意进取了。
所以,亚历山大二世当政的头几年,就是稳定内政,休养生息,并在东亚继续扩张领土,以此建立自己的威望,巩固地位。
亚历山大二世干得不错,尤其是在远东连骗带吓,从清朝手里拿走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
然后,他在1861年3月下诏,宣布对农奴制进行大刀阔斧的G改G革。
抢夺土地方面,在1864到1865年,俄国又征服了中亚的浩罕、布哈拉、希瓦三汗国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。
他还逐渐放松了言论审查,极大放松了出版禁令。俄罗斯文化、科学在他的统治时代,迎来了黄金时期,产生了一系列科学文化巨人。在军事、交通、司法、教育领域,他也做了很多GG。他还想逐步实现君主立宪,相关行动已经在进行中。
应该说,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少见的开明君主。1877年,他发动了第十次俄土战争,这次打赢了土耳其,收回了很多利益,尤其是俄国在黑海的很多利益都得到了恢复甚至扩张,算是报仇雪恨。
但是,历史是复杂的。一个君主做得再多再好,也很难令所有人满意。例如,农奴制的GG就出了很多问题,远不彻底;俄土战争之后的谈判,很多俄国人也认为俄国让步太多,被其他国家算计了;而他要推行君主立宪也被极端MZ派不满意,觉得俄国应该取消君主制。
所以在1881年3月13日,他被俄国的民意党人以炸弹爆炸的方式刺杀了。
其实,在亚历山大二世这次遇刺之前,他已经多次遇刺了。这让他觉得人民很恨他,也让他的疑心病越发严重。于是他发出了哀叹:
我给人民带来了自由,我也想强大俄国,但是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我?
不过,作为“最后的伟大沙皇”,亚历山大二世仍然要继续推进GG。他有一句名言:
开始GG是危险的,但是停止GG会更加危险。
终于,在他准备启动君主立宪GG的时候,他被成功刺杀了。
接下来的沙皇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。在位时间:1881-1894年。

点击此处  查看详情

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他父亲的很多宽松做法,重新大幅加强了言论管制。我估计他会对知识分子这么说:“给你们宽松的环境就要上天,现在都给我老实点!”

在他的统治下,俄国逐渐又变成一潭死水。

鉴于当时欧洲对领导人的暗杀成风,而且他父亲就死于暗杀,所以他大幅加强了对自己的保卫工作,经常隐居在圣彼得堡郊外的行宫里。这让他平和地活到了最后。

后人在评价他的统治时说:他统治时期俄国几乎没有对外战争(只有一次,是对土库曼斯坦的某个城市而且规模很小),国内和平稳定,是俄罗斯帝国后期最繁荣的时期,因此他被称为”和平缔造者”。
笔者认为这对他的评价太高了。
亚历山大三世当然不是一个拙劣的统治者,但他的治理成果主要来自于他父亲的一系列做法。或者说,他父亲的很多GG措施,在他的统治时期仍有延续性。所以主要功劳还是应该归于亚历山大二世,亚历山大三世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守成之主。
这种例子有很多。比如后来苏联的GG始于赫鲁晓夫,但是苏联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却是勃列日涅夫时代。并不是勃列日涅夫做得有多好,而是赫鲁晓夫的GG成果能延续下来。
这里有一个问题:为什么锐意GG的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了,而保守的亚历山大三世却能稳定治国呢?
这个现象在世界历史上普遍存在,非常有趣。就是某些君主看起来很仁慈,给人民更多权力,但却被刺杀,甚至被推翻了(比如路易十六)。但某些君主采取高压政策,反而过得不错,国家也很稳定。
亚历山大二世和三世,就是很有趣的对比。
笔者认为,一方面是人性,在不威胁生存的前提下,高压反而会让人们老实;另一方面,能在国内采取高压政策却能始终安定发展的,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任的基础打得好,社会矛盾还没那么激烈。但如果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还要高压治理,估计会更早出事儿。
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这是笔者的独到发现。
那就是,和英法德不一样,俄国是一个超大国家。
1871年,统一后的德国有53万平方公里,比法国和英国都大。但是德国的面积只有俄罗斯的1/40。
所以虽然都号称“大国”,但从面积上看,级别完全不一样。
一个幅员极为辽阔的专制国家,只要君主不是特别昏庸,哪怕对国内个别地区采用极不公平的残酷统治,甚至把一些地区都搞乱了,但也很有可能不会影响他对全国的统治。过一段时间,把个别地区的野火扑灭就行了,还是一个完整的大国。
也就是说,中等国家(比如英法德)的几万或十几万平方公里上的诸侯或贵族发生叛乱,很难被扑灭,最终或者国家分裂,或者贵族之间、贵族和国王之间,达成一种权力平衡(这就是英国的形态)。但面积超大国家的几万或十几万,乃至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发生叛乱,国家可以调动其他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资源来扑灭,相对来说容易。
这让英法德、以及俄国土地上占有同样面积的贵族,面对国王或沙皇时的地位完全不同。
那么,各国贵族占有领地的面积能否达到几十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大呢?
在封建农业社会,不可能。因为交通能力、通信手段、社会组织水平,都对贵族的统治人口和面积形成天然的限制。如果贵族的统治面积过大,人口过多,下面完全可以分化出更小的贵族,也可以成立国家了。
所以我们看到,无论是英法德还是俄国,还是东方大国,以及日本、印度等国,单个贵族的统治面积最多也就十几万平方公里。一般来说,顶多几万平方公里已经很大了,这已经是豪族甚至诸侯了。
而国家,是多个大贵族的联合体,上面有皇帝或国王。
皇帝或国王本身也可以是更大的贵族,但他和其他贵族的本质区别是:他手里有比其他贵族更大的军队。
对于英法德这种级别的国家来说,有实力的大贵族就那么几个或十几个,国王的军队可以是单个豪族的几倍,还不能形成绝对优势,所以国王必须更“讲道理”,对其他贵族客气一点,否则其他几个贵族可以联合起来对付他。
但是对于面积超大的国家来说,国王/皇帝手里的军队是单个贵族的百倍甚至千倍以上,而且国家下面的各级行政机构,也都控制在国家手里,比单个贵族或大地主强得多得多。比如宋朝下面就分路(相当于现在的省)、州(相当于省里的大区)、县三级,明清又分为省、府、州、县四级。国家庞大到这种程度,此时就算有少数相当于县级或顶多州级的大贵族联合起来,也完全无法和皇帝抗衡。
因此,面价超大国家的皇帝,权力远远超过贵族,也更极权。只要皇帝不是特别不讲道理,不是特别昏庸,反而更容易在超大国家建立极权统治。
也就是说,面积越大的极权国家,君主的权力越大。
因此,西欧国家君主的权力不可能很大,而俄罗斯、东方大国、全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、波斯帝国、罗马帝国,权力可以大得多。
回到俄国,亚历山大三世之所以能实行更极权的统治,国内表面上的反抗力量反而小了,道理就在这里。
过去两千年的封建社会,东方大国之所以能实行越来越极权的统治,道理也在这里。
相比之下,君主制的德国,以及曾经君主制的法国,国王的极权和肆意妄为的程度,都远远比不了沙皇。日本天皇或幕府将军的极权程度,也远远比不了超大国家的皇帝。
这是很深刻的道理,也是面积超大国家的韧性所在。
回到俄国,大家知道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政府之下,下一级的行政区划级别是什么吗?
是“俄罗斯联邦管辖区”,一共八个,如下图所示。
八个联邦管区下面,还有共和国、州、民族自治区、直辖市等级别。比如,“中央联邦管区”的政府驻地是莫斯科,下辖18个联邦主体(17州+1直辖市),面积65.02万平方公里,人口将近4000万。
请注意,俄罗斯下面的“共和国、州、民族自治区、直辖市”,往往是并列的,或者平级的。八个联邦管区一共包含22个共和国、9个边疆区、46个州、3个直辖市、4个民族自治区,以及一个很特殊的犹太自治州。所以俄罗斯的行政区划比我国更复杂。
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,俄罗斯的三个联邦政府级别的直辖市,你们知道是那三个吗?
最著名的两个,莫斯科和圣彼得堡,毫无疑问是直辖市,就像我国的北京和上海一样。
但是第三个,是2014年以后才升级的,它就是,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
这就是我在本文中给出克里米亚和黑海地图的原因。
塞瓦斯托波尔,已经和莫斯科、圣彼得堡,并列成为俄罗斯的三大直辖市,可见它何等重要。
现在俄乌战争正在进行,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、极为重要的城市。
打个比方,塞瓦斯托波尔虽然在1783年以前还不属于俄罗斯,但它自从归属俄罗斯后,就成了俄罗斯的睾丸。没有它,俄罗斯将丧失雄性能力。
所以,俄国一定要拼死保卫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。不到万不得已,决不会放弃。
一旦俄国决定放弃包括塞瓦斯托波尔的克里米亚……
回到沙皇。189411月1日亚历山大三世病死,他儿子尼古拉二世继位。
此时的俄国在亚历山大三世进一步加强集权统治的情况下,社会隐患不断放大。但是尼古拉二世更是一个集权主义者。他坚信君主享有绝对权力,反对任何形式的MZGG,并公开打压地方自治组织。在他的统治下,俄国进一步极权化。
此时,俄罗斯绝大部分知识分子,都站在了这个制度的对立面。
可想而知,在他的统治下,俄罗斯的科技、经济、军事水平,和西方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了。
但是没打过,谁知道呢?在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,欧洲主要大国已经几十年没有相互较量过了。从经济和军事上说,每个国家都获得了巨大发展,比1850年代何止强了几十倍。所以每个强国都觉得自己了不起,这就很容易出事了。
偏偏尼古拉二世喜欢打仗,喜欢把冲突由小变大,仍然拼命抢土地。这让俄国在1904-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被打败。
打败了怎么办?俄国又开始了一轮改G革G。
由此可以看出,不打败仗,俄国不会GG;但是打了败仗,GG又会进行到什么程度呢?
这轮GG相当有名,它就是1906-1911年的斯托雷平土地GG。当时,斯托雷平是俄国首相。
斯托雷平GG取得了很大成果。短短五年,俄国的煤产量增长121%,棉花加工量增长62%,出口总额增长112%,国民收入增长78.8%,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,超过了后来的斯大林时期。一战前夕,俄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接近1887~1900年水平,个别工业部门甚至超过19世纪末的增速。1909~1913年,俄国工业品产量增长速度超过德国、美国、英国和法国,年均增长率为9%,商品需求率上升6个百分点,铸铁产量增长64%,钢和煤炭产量分别增长82%和150%。
可以这么说,斯托雷平在几年内把俄国的国力提升了一倍,之后继续提升。如果没有斯托雷平的GG,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可能早就被德国打败了。
斯托雷平还大力推动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移民,这为二战时苏联抵抗德国的侵略,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。
所以大约在2010年左右,在俄罗斯评选的六位“最伟大的俄罗斯人”中,斯托雷平高居第二。
排名第一的是十三世纪的亚历山大·涅夫斯基,他打败了当时强大的瑞典和神圣罗马帝国军队,还和蒙古铁骑讲和(向蒙古纳税),这拯救了俄罗斯民族。第三是打赢了“伟大卫国战争”的斯大林,第四是普希金,彼得大帝第五,列宁第六。
普京没上榜,叶卡捷琳娜大帝、亚历山大一世、托尔斯泰、库图佐夫、苏沃洛夫这些牛人也都没上榜,由此可见斯托雷平的历史贡献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地位。
顺便说一句,“最后的伟大沙皇”、为俄国掠夺了四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亚历山大二世,在俄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,因为他在1867年把172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。事后证明,这是俄国巨大的战略损失。
可惜,斯托雷平过于勇敢,过于一心为公了。他敢于向一切阻碍GG的势力开战,沙皇也不想让他长期掌权,免得自己大权旁落。种种原因导致斯托雷平在1911年8月被暗杀,9月5日去世,享年49岁。
斯托雷平一死,俄国的GG基本停滞。加上他GG的时间太短,一战不久就爆发,所以俄国的国力差距还远远没有赶上。1914年一战开打时,俄军和德军的差距非常大,俄军面对德军时几乎都是惨败。而此时的德国,在东线的兵力最多时也只占德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,可见两国的实力差距有多大。
我们设想一下,假如斯托雷平不死,一直当俄国首相,一战会爆发吗?

点击此处  查看详情

大概率不会。

因为斯托雷平1909年1月1日在《伏尔加报》上撰文写道:
“如果能给国家(俄罗斯)二十年的稳定,国内的,加上国外的稳定,您将认不出今天的俄罗斯!”
显然,斯托雷平已经看到当时俄国的实力和列强尤其是德国的差距太大,加上刚刚在日俄战争中失败,俄罗斯需要二十年的和平发展期。在这种情况下,斯托雷平怎么可能对外强硬呢?而1914年大战之所以爆发,主要原因就是俄国对奥匈极为强硬,不惜宣战,而德国又一定要帮助奥匈,这样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迅速又把法英卷了进来,于是大战在几天内全面爆发。
或许当时列强都想打仗,斯托雷平无法扭转大势。但是退一步,就算1914年或稍晚的时候,斯托雷平在内外压力下支持沙皇对奥匈宣战,他之前也一定会加紧准备。这样,1914年的俄国也一定会比没有他的1914年的俄国明显强大。那样的话,德国在东线的压力将大得多,俄国不一定失败。而把英国搅合进来的德国,败局可能会提前到来。
有没有斯托雷平,对于1910年代的俄罗斯,太重要了。
但历史无法假设。现实是:俄国对奥匈虽然占有优势,但完全不是德国的对手,不断惨败,死伤极为惨重。俄国民不聊生,军队不想打仗,不再听指挥了。于是,尼古拉二世不得不在1917年3月2日退位,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结束。在俄国又过了一年多的风云变幻之后,沙皇一家在1918年7月16-17日,被新政权全部杀掉。
尼古拉二世就这样把王朝带到了末路,也让自己全家被杀。
自1812年到1917年,百余年左右的俄罗斯大历史就是这样。
这一百余年的历史,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?
老邓认为,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。
1、一个国家,如果不能得到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支持,迟早要败亡。
虽然对于大国来说,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当长。比如俄国,这个过程将近百年。但是,能否得到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支持,至关重要。
2、越是极权和封闭,就会越落后。
3、对国家实力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。在极权环境下盲目自大,擅动刀兵,以为这样可以转移国内矛盾,以为对方是软柿子好捏,结局必是失败,甚至王朝不保。
君主制的德国、奥匈帝国也是这样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这三个著名君主国都埋葬了。
4、GG非常艰难,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,因此需要极为勇敢、无私、有能力的人。一个国家如果有这样的人长期操刀,实乃国家之幸。
对于俄国来说,亚历山大二世、斯托雷平过早遇刺,实为国家的不幸。
5、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好或变坏,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。
比如拿破仑入侵俄国,让法俄两国的关系坏了八十年。克里米亚战争也让因反对拿破仑而回暖的英俄关系又坏了五十多年。而之前好了两百多年的英德/普鲁士关系,也在1900年代到1945年坏了将近四十年左右。日俄/苏关系,自两国见面后的一百多年,基本上就没好过。中国抗美援朝,也让中美关系坏了二十多年。中日邦交正常化,也离二战结束有二十七年了。
因为,人民无法忘记无数的血与火,无法忘记无数生命的损失。政府在处理国家关系时,必须考虑人民的感受。对于大国来说,又必须考虑方方面面国家的关系。
落实到现实,俄乌战争已经让俄乌双方死了至少几万人,甚至十几万人或更多,美俄关系也变得比冷战时还坏(除了古巴导弹危机期间)。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,美俄关系都很难回暖。
对于东方大国来说,这是难以想像的战略机遇,而且是长期的战略机遇。
就看能不能抓住了。

特色商品:

1.教你一招拯救便秘,肠子润到打滑!

2.德国进口助眠糖睡前嚼2粒,酣睡一整晚!

3.小偏方治扁平疣,一抹就掉,比激光都灵!

4.复旦大学潜心研发,牙齿再生术,烂牙变新牙

5.白醋加一物,通血管,润肠胃,黑白发

关注本号,阅读往期精彩文章:

新能源车已经没什么戏了

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和股市大势研判

邓元杰精彩文章汇总(2022年9月1日前)


  关注本号,阅读本号精彩文章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老邓说江湖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